Your Mind Follows Your Body

六月,手机相册里多了很多晚霞和天际线的照片。一直觉得自己不太喜欢夏天,但是现在发现人的心情其实是会随着季节、温度、气候变化的,比如有时候光是看着窗外热烈、明亮的画面,心情也会变得明朗起来。环境对人的影响真的太大了。另外,这个月重新开始跑步了。这个中断了快要一年的习惯,没想到重新捡起来也挺快的。我喜欢跑完之后汗水浸透衣服但却身心舒畅的那种状态,心里有种克服困难、掌控身体的感觉,运动是最简单的改变人心理状态的手段吧。除此之外,这个月也看了几本书、看了几部电影,回了一趟家,有了一些新的感悟。希望这种状态能继续保持下去吧。

6 月 1 日 - 超越友情的关系

看了周迅和陈坤两个人同时参加的一集圆桌派,第一次让我开始怀疑「男女之间不可能有纯真的友情」这个论断。我觉得当两个人相处二十几年,一起工作,一起经历了各种风雨,最后连朋友圈都差不多混在了一起,这样的感情,已经超越了普通的友情关系。我不知道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是怎样,但是我觉得至少在某个时刻,某一方的内心会有捅破这一层关系往恋人方向发展的想法。但是,考虑到现实,考虑到不想因此影响到自己未来的事业发展,不想赌上两个人的未来,以及失去现有的良好关系和相处模式,最终,他/她没有踏出那一步。但是,无论这个假设是否真的存在过,我觉得他们的关系给普通人的启发是,其实友情、爱情、亲情并不能完全定义所有的亲密关系类型,这个世界上真的有比这些关系更复杂的关系,像是三种关系按一定比例糅合在一起的混合物。另外,有一点让我挺羡慕的是节目中文涛提到的一点,他们那种对朋友的发自内心的关心、对对方获得的成就感到真心的快乐、对于能够帮上对方的喜悦和自豪。我觉得大多数人一生中哪怕能够拥有一个这样的朋友,也就知足了。不过,我觉得就像恋爱关系一样,想要得到这样的友情,你先得确保自己配得上这样的关系。你自己要先成为这样的人,至少要能做到真诚地对待身边所有的朋友。至于能否拥有这样的关系,那就全看个人的运气了。有的人天生善良,然而却总是容易被人利用,因此,学会保持警惕,学会分辨他人的动机,学会有所保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6 月 2 日 - 解决问题的方法 & 勇敢说出自己想要的

下午轮滑滑丝取出器到了,拿到之后马上试用了下,虽然刚开始用的时候感觉挺费劲的,但是当取出第一个穿钉之后,那种激动的心情,真的太开心了。本来为了这双轮滑鞋穿钉滑丝的问题,纠结了好久,我甚至都打算要放弃这双下鞋了,没想到居然知道了这种神器的存在。所以,其实很多时候困扰我们的并不是因为问题有多难解决,而是因为我们一直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我其实早就应该上淘宝搜一下,但是却自以为这种小众的需求肯定搜不到,然而就让问题一直保留在那里了。但是,只要你不去解决问题,那问题就不会自动消失,它会一直在你脑海中占据着一定的空间,甚至在你意识不到的时候,继续给你造成认知以及心理上的负担。因此,在问题出现的早期就要积极寻找解决方案,避免拖延;当确认问题无法被解决的时候,则应该学会及时放手,释放出心理空间给更重要的问题。这才是正确的思考和行为方式。

另外一个感触是,生活中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是我们自己把它想得太复杂了,其实很多时候只要我们不怕尴尬和丢脸,敢于开口问一问,马上就能解决问题。哪怕真的无法解决,至少也能节约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我能想到的例子有,比如想和老板提加薪但是又碍于面子不敢提,想和女生要联系方式但又怕被拒绝,想找朋友帮忙但又怕麻烦人家。可是当你犹豫的时候,已有的机会可能就错过了。也许老板一直都很赏识你也想给你机会,也许那个女生对你也有意思,也许你的麻烦在朋友那里只是举手之劳。我们永远不知道结果会是什么样,只有当你开口表达了你的愿望,说出了你的想法,你才能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和别人真实的想法大相径庭,尤其是当我们觉得对方一定会感到厌烦、会拒绝自己、会不想理你的时候。我们总是容易低估他人的善意。我觉得这是像我这样的人最大的问题。不要怕被别人不喜欢,在保持对他人的尊重的前提下,勇敢地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就好了。

6 月 3 日 - 基因与文化的多样性

有时候觉得,我们人类可能是所有生物中生活方式最为多样的物种吧,不同人之间的差别真的大到难以想象。不过也正因如此,我们才能一直存活至今并且成为地球上最成功的物种。所以,作为人类的一员,我觉得我们应该努力去保持这种多样性。不过,大多数时候好像也不需要我们做出什么选择,因为这种多样性似乎能自发地维持下去。只要不再发生大规模战争或者种族清洗等类似的事件,我们应该就不用担心基因的多样性会受到威胁。所以,真正需要保护的是个人主张以及生活方式的多样性。比如,我们应该允许人们使用不同的语言,保留自己的文化,按照习俗过自己日常的生活,等等。而如果你选择不按世俗的方式去生活,在遵守当地相关法律的前提下,这应该也可以被视作是在提升文化的多样性。所以,不要去批判那些过着一种看似不符合世俗常规的生活的人,我觉得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才提醒了我们,人原来还可以像那样活着。不过,有一点还是让我觉得挺矛盾的,那就是生育的问题。每个人当然有按自己想法去生活、选择不生育的自由,但是从人类整体上来看,这会影响人类基因库的多样性。可能这就是当下的我们需要面对的一个困境吧。假如我们支持人们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来丰富人类社会的多样性,那么我们就得支持人们不生育的自由,而这又会降低基因的多样性。但是,无论如何,我还是觉得文化的多样更为重要,因为文化是能够超越个体而存在的,它可以不经由基因传递,因此也更为强大。一个人的思想假如被文字记录下来并且得以保留,那么后人就可以一直通过阅读他的文字向他学习并且得到启发,我能想到的有比如塞内卡的思想、叔本华的哲学、阿德勒心理学等。

6 月 4 日 - 为自己负责以及教育的重要性

听了 Erik 和 Katherine Boyle 的一期播客,虽然并不完全赞同 Katherine 的政治观点,但还是从他们的谈话中得到很多启发。Katherine 虽然是一个专注提升美国国家利益的天使投资人,但是她提到的很多思想、方法,其实对生活在其它国家的人也适用,比如要专注于解决实际的问题,痛苦经历的意义,组建家庭的必要性,文化和血脉传承的重要性,尽早找到人生方向并且全情投入的重要性,年轻人利用好年轻时光的重要性,选择和承诺的重要性,等等。她的谈话中表达出的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尽早树立起为自己人生负责的意识。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就很难再把自己身上的问题、遇到的困难归咎到外部环境上,于是自然而然就会建立起积极主动、靠务实解决问题的习惯。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解决大问题的潜力,只不过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是喜欢推卸责任,因此浪费了很多原本能够让自己获得成长的机会。所以,播客中很多次都提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假如我们在一个人的幼儿时期,通过教育让孩子建立起这种为自己负责的态度,那么在他/她未来的成长过程中,遇到问题就更有可能靠自己去解决,而且我们现在观察到的很多社会现象,可能也就不会存在了。当然,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并不是听老师和家长说几句漂亮话就能完成的。这涉及到言传身教,包括行动和反馈,许多次交心的谈话,以及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而且这一切都以真正的关爱为前提,这也是为什么教育很难。能够拥有这样的成长和教育环境的人已经算是非常幸运的了。因此,我在想教育可能算是我们这个社会中为数不多的非常重要的工作,因为它能够造成的好的和坏的影响,都太大了。

6 月 5 日 - Commit to Growth

这两天不止一次地看到与 commitment 相关的话题,包括昨天碎碎念中提到的播客,以及 David Brooks 在 2015 年达特茅斯毕业典礼上的演讲,我觉得这的确是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假如毫无目标,从不在任何人或事上投入足够的热情,没有一生为之追求的东西,没有坚定不移的信仰,没有长期持续地坚持做过某件事,这样的人生是空洞的,是缺乏意义的。当然,人生意义需要每个人自己去定义。但这个世上总有一些东西是值得所有人去追求和为之奋斗的,要不然人类历史中也不会流传着那么多圣人、哲人的故事了。演讲中提到的每个人都要尽力投入其中的 commitment 包括职业、家庭、信仰和社区,这和阿德勒心理学中提到的人生三大课题基本一致。对比自己,目前我只能算对这四大承诺中的职业和信仰有所投入,目前我已经差不多确定了自己未来的职业路径,那就是成为一名好的开发者。而我的信仰系统则由阿德勒心理学、斯多葛哲学、自由主义以及理学+部分心学组成。不敢说完全不可动摇,但是已经基本定型。至于家庭和社区,我还差得很远。随着年纪的增长,虽然有时候会越发感到迷茫,但是我也认识到,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次独一无二的经历,假如大家都走完全一样的路径,那也太无趣了。我希望自己能够按照自己的节奏去过自己的人生,去认识这个世界,在一次次的挫败中成长,在痛苦中成长,在希望破灭中成长。我们的人生最终是被我们经历的痛苦所定义的。勇敢去面对一切挫折和挑战,去不断学习和成长,这是我希望自己哪怕老到无法行动也要继续做下去的事。

6 月 6 日 - 倾听相反观点的重要性

都说一个人的世界观是最难被改变的,奇怪的是,在信息如此发达的现在,还是会看到不少人活在自己为自己搭建的信息孤岛中。这背后当然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一部分是外界的因素,比如言论审查和新闻媒体的垄断,传媒从业者的职业操守问题,等等。还有一部分来自于每个人自己的偏见,思维的固化,对新观念的排斥,以及对改变现状的恐惧。我们之所以会表现出这些行为,是因为当我们习惯了一种思维方式之后,我们的身份认同、看问题的方式都变得依赖于它,改变它是让人不舒服的,甚至会威胁到我们一群人对某一身份的认同。因此,出于保护自己和集体利益的立场,我们会下意识地强烈排斥和自己旧有观念不一致的观点。这也是为什么哪怕是接受过良好教育,懂得如何辩证思考问题的人,也会犯这样的错误。他们的观念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看问题已经自带滤镜,尤其是涉及到挑战自己旧有认知的问题的时候。因此,和他们讨论某些问题并且期待他们获得另一种看问题的角度,完全是一种徒劳的行为。更进一步,其实谁都有这方面的缺陷,我也不例外,有可能是对于动物保护的偏见,或者对于某些艺术形式的偏见,我们应该努力追求的是让自己尽可能早地建立起和人讨论、挑战自己的观念的习惯,不要害怕冒犯他人,也不要寻求改变他人,更不要为自己的观念有可能发生变化而感到害怕,每次这样的机会出现的时候,都是改变、完善我们自己的机会。恰恰相反,我们要珍惜那些给我们提供不同视角看待这个世界的机会的人。

6 月 7 日 - 每个人都应该追求成为卓越之人

最近早上醒来心情都特别低落,但是却找不到什么原因。不过,晚上睡前却特别亢奋。所以,猜测是因为睡眠质量不高吧,以后可能得早点睡,并且睡前别看容易让自己心情亢奋的内容。我有时候总觉得,能够活在这个时代是幸运的,有那么多卓越又善良的人在做一些有益于社会大众的事。常常被他们激励到,也非常希望自己能慢慢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但是,有时候也会感到失望,因为觉得自己永远也无法达到他们那样的状态。

不过,每次冥想结束之后,内心都会回到一种平和的状态。我已经拥有足够多的东西了,没必要再去追求更多。我有份工作,能够支付得起房租、食物以及其它日常所需。我拥有的超过我所需要的。除此之外,我也有足够的空余时间。我有健康的身体,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我都已经算是足够幸运的人了。能否感到幸福主要取决于一个人的心态。无论发生什么样的事,我们能做的,要么是去改变它,要么就改变看待它的角度。因此,每个人都有获得幸福的能力,而抱怨、发牢骚永远是最差的一种选择。

至于能否成为卓越之人,这和每个人的自我标准有关。假如从世俗角度来看,以权力、地位、财富以及影响力范围等作为是否成功的标准,那么能够被称为卓越的人的确只能是少数。但是,假如我们以一个人为自我完善付出过卓绝努力,并且最终成为一个善良、正直、内心有良质、活得通透有智慧的人,以此作为卓越之人的标准的话,显然就不会仅仅局限于社会阶层中金字塔尖的那一少部分人,而且也不与前一种标准矛盾。每个人都有希望成为这样的人。

6 月 8 日 - 高考后的十年

今天是2023高考的最后一天,我们家有个小伙子也是这一届的,而且刚好比我小十岁,所以还是挺感慨的。回想十年前,好像一切都近在眼前。不过,让我印象深刻的并不是那时候的考场,而是高考前夕日常生活中的那些琐碎片段,比如考前清场,搬到实验楼之后凌乱的教室和长长的走廊,夕阳下的校门口的雕塑和艺术楼顶的阴影,楼下天井的花草树木等等。翻了下相册,好像是因为我过去拍下了这些照片,这些记忆才变得更加生动。不由得有些伤感,十年的时间好像一眨眼就过去了。从大学到职场,记忆中的那些面孔,这些年遇到的人、发生的事,大脑中好像放电影一样一幕幕地不断闪回。这些年我究竟获得了哪些成长?学会了什么?我觉得最大的收获是自己变得更加独立了。除了工作之后获得经济独立之外,最重要的是思想和精神上的独立。但是,我也渐渐意识到,过去的自己似乎有些过于强调独立了。有时候,放弃一部分的自我同样重要,因为这是唯一的与他人建立联系包括建立起亲密关系的途径。不过,我同样也认为,只有独立的两个人才有可能建立稳固的亲密关系,无论是友情还是爱情。因为除却父母家人之外,只有友情和爱情是我们自己主动选择的关系,而它们是一种更需要主动经营才能维持下去的关系。独立的两个人为什么要选择把时间花在对方身上?一定是因为我们有很多共同点,我们愿意和对方相处,我们喜欢和对方在一起时的自己,我们能够帮助彼此更好地成长。而随着我们在彼此身上花的时间变多,我们逐渐吸收了对方身上的某种气质,也开始积累起足够的感情,并且这种感情只有在我们在一起时才能深刻地感受到,我们甚至开始把对方的幸福作为自己是否幸福的标准,慢慢地不再分彼此。我觉得这就是亲密关系最大的价值吧,让人体会到一种忘我的境界。生活中很少能体会到这样的状态,我能想到的只有当一个人进入心流状态的时候。不知怎么从高考谈到了亲密关系,可能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的确会有不同的重心吧。高考只是人生中的第一道难关,一个人未来过得好与不好,并不只取决于这一次。不过,还是希望我家的那位能够获得一个好结果吧。

6 月 9 日 - 选择与随机

有时候有种迷失感,感觉自己被海量的信息所包围,但是不知该如何选择,就好像有一大堆想看的书,但是却不知道从哪本开始。现代人的一大问题是,需要面临的选择实在是太多了。所以,常常听人说「少即是多」。我们每天除了获得生存所需的能量之外,剩下的时间面临的所有问题其核心都在于如何做选择。为什么要做那件事?因为工作需要。为什么要做这份工作?因为我能从中得到我最需要的东西。为什么某件东西那么重要?因为拥有它我就能过得更加快乐。为什么快乐很重要?因为相比痛苦而言,我更愿意选择让自己心安和舒服的感觉。很多时候,很难证明一种选择到底是我们有意识做出的,又或者只是受当时的环境影响。大脑为了帮助我们能够更好地接受结果,习惯性地将有利的结果归因于自己做对了选择,将不利的结果归因于自己的判断失误,于是我们才能在心理上自我说服。事实上,很多时候就只是概率和运气而已。当然,一个人的决策能力和努力程度也很重要,但是,在人生的一些重大问题上,随机性往往对我们的影响更大。既然如此,我们是不是应该放弃努力,将一切交给命运来决定?显然不是,因为我们的行动至少能够影响随机性摆动的范围。因此,需要再一次强调学会享受过程的重要性,因为,大多数时候,这是我们唯一能够控制的东西。

6 月 10 日 - 一个 VR 动画

看了一个 VR 动画的视频,虽然是个非常简单的故事,但是却被深深地触动到了。我觉得我们的人生就好像是一个进化史,从刚出生时的什么都做不了,只能依赖他人才能生存,到慢慢成长之后,我们学会一点点探索身边的世界,我们手上的玩具变成创作的工具,我们获得了越来越多关于世界和我们自己的知识。我们开始使用手中的工具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学会了与他人分享。我们遇到了自己喜欢的人,我们感受生活的甜蜜之处,也经历着挫折和不幸。痛苦使我们意志消沉,但最终我们熬过生命中的黑暗时刻,修复内心的伤痕,重新振作起来开始面对新的生活。我们努力找到生活的意义,并且为理想不断奋斗。然而生活依旧充满挑战和磨难,我们只能拼尽全力去应对。尽管一切都看似有些徒劳,因为最终理想也会分崩离析,就像我们的身体一样。然而,我们始终没有放弃生活,放弃对美好的想象,因为我们知道,这就是生命的本质。尽管看似千疮百孔,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创造出了值得自己用一生回忆的生活片段。组成我们整个生命的就是那些细小平常的时刻,简单而又美好。始终保持对生命的尊敬,始终利用生命去创造出美好的事物,哪怕只是美好的想象,也能丰富我们自己以及他人的生命。这就是生命的真谛。我相信这是最美好的时代,互联网的发展才刚刚起步,未来科技一定会进一步改变我们的生活。全新的计算平台和协作方式,加上各种 AI 技术的辅助,希望我们会利用它们创造出一个更加繁荣的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世界。

6 月 11 日 - 选择你自己的人生

昨天看完一本小说,下午又把吴军的见识快速翻了一遍,依旧受到很多启发。傍晚的时候上楼顶散步吹风,觉得天气不算太热,所以决定出门跑步。距离上次跑步应该快要过去一年了,从去年玩轮滑开始就中断了夜跑的习惯,不过,这次重新开始的时候也没有觉得特别吃力,轻松跑完 7 公里后才停下来休息。回去的路上,一边沿着小区外面的公园散步,一边和老妈视频,自然而然地聊到了表弟,说他想要找我聊聊,其实我也觉得应该和他聊一下,已经好久没和他认真聊过天了,这次他高考完,也算是人生进入下一个阶段了吧。之前和表妹交流,她也经常表达自己对这个弟弟的担忧,觉得他担负了家里人太多的期望,害怕他会撑不住。我虽然也会有点担心,但是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其他人最多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真正怎么走还是得看他自己。况且我也了解他们一家人的情况,虽然舅舅有时候说话比较直接,搞得家庭关系比较紧张,但是毕竟是爱子/女心切,我相信无论如何他们都应该能感受到这一点。家人之间必须学会彼此包容和理解,毕竟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关系。况且,我觉得我们已经算是很幸福了。我觉得有必要经常提醒自己,要学会为自己已有的东西感恩。比如健康的身体,我除了能走、能跑、能跳,还能看、能听、能说、能写,身体的健康是这个世界上最值得感恩的事。其次是能够拥有家人和朋友的关心,他们是我们感到人生有意义和幸福的关键。最后是衣食无忧的生活,这点往往容易被我们忽略。当在物质上获得基本满足之后,最值得花费时间的是我们的精神世界,而不是一味追求更多、更好的物质消费,平衡好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以及内心世界的完善,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需要我们学会妥协,有时候还得放弃一些东西。但是,我觉得这就是人生的有意思之处,我们不停地做选择,同时体会不同选择带来的后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并且只能自己去体会到底什么样的生活才是适合自己的。

6 月 12 日 - 计算机科学专业的主要应用领域

昨晚睡不着,索性来整理一下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情况。首先,对于学习该专业的学生来说,计算机科学和其他学科一样,分为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理论方向,也就是做研究的,另一个是应用方向。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学习该专业是因为市场上这方面人才比较短缺,而且工作机会也相对更多,所以应该往应用方向发展。再者,对理论研究感兴趣的学生,大多从高中、甚至初中就已经开始接触相关知识,大学阶段只是选择自己喜欢的领域继续深入研究而已。当然,不排除起步较晚但是对计算机理论非常感兴趣的人,这部分人自己去探索学习就好了,也不需要看这段介绍。那么,计算机科学的应用又分为哪些方向呢?其实选择也非常多,最常见的就是大家所熟知的软件工程,也就是程序员。不过,程序员也分为很多种,比如按照岗位可以分为前端、后端、客户端、运维、DevOps、DBA 等,前两年大数据比较火的时候,很多公司还提供数据分析师、数据工程师等岗位。另外,测试工程师应该也算在这一范围内。其次是与计算机图形学相关的工作,包括计算机视觉、图片处理、计算几何等,该领域的应用有 3D 动画、3D 电影和游戏的制作,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有可能会迎来大发展的 XR 相关产品,比如 Meta 的 Quest 和苹果的 Vision Pro 以及各种 AR 应用等等。然后是多媒体技术,和高中时期的多媒体技术课不是一个概念,这里指的是对图片、声音、视频等其它多媒体信息进行处理的技术,比如图片压缩、图像和语音识别、语音合成等,它其实属于信息处理的分支,因此涉及到对许多算法的研究和应用。最后是我个人非常推荐新人去学习的人工智能领域,毫无疑问这是近几年最热门的领域,而且它的一些应用也在逐渐走向成熟,未来几年内很有可能会像互联网一样极大程度地改造我们现有的生活方式。此刻已经有不少 AI 相关的比较成熟的产品了,比如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 ChatGPT 以及图片生成应用 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 和 DALL-E 等。未来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类似这样的产品,因此,现在正是开始学习 AI 的最佳时机。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选择网络安全、人机交互(比如 UX 工程师)等领域的工作,不过这些岗位相对前面提到的那些可能会更少一些。

6 月 13 日 - 散步的好处

傍晚去顶层吹风,看到天气还不错,所以选择出门散会步,之所以没去轮滑刷街,是因为上周末跑完步之后腿太酸了。一开始只是沿着街边散步,不知怎么走到了银湖公园,发现公园里还是有不少人的,散步的老人、遛狗的、跑步的。原本以为我对这公园已经挺熟的了,结果走着走着才发现好像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哪了。走到一座小山坡附近,原本的小溪看不见了,边上甚至出现了荒地,还种着一些菜,边上有一条杂草丛生的石板小路,看样子似乎很久没人走过这条路了。我犹豫了下,还是选择往这条小路上走了,周围的杂草长得很高,还有一些我叫不出名字的植物。爬过了一个很陡的坡之后,山坡后面的居民楼露了出来,我也终于意识到,原来自己已经穿过了这个公园,来到了街道的另一边,于是,打算索性绕公园一圈再转回去。说来也好笑,明明在楼顶的时候看到这个公园觉得好像它并不大,一会儿就能绕好多圈,结果当真走在其中的时候却发现并不是这样。很多时候,我们都只是看到了事物的一面而已,容易错误估计自己的位置,等到真正行动起来的时候,才会明白头脑中的想象和现实的差距。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行业,尤其是讲究实践的行业,都要切忌纸上谈兵。讨论和设计阶段做得再好也要给实际操作中的出错留有余地,因为你永远也无法模拟出真实环境中的各种困难。另一个想法是,人有时候容易把问题想得太复杂,实际上你只要停下来,离开那个问题一段时间,比如下楼走一走,马上就能获得新的看待问题的角度。这个方法百试不爽,值得所有人尝试一下,我甚至都觉得有必要让自己养成每天早上出门散步的习惯。

6 月 14 日 - 人生在于探索未知

今天表弟来找我聊关于大学选专业的事,我仿佛通过他看到了过去的自己。不过,我也意识到,这两年自己最大的成长在于,我知道人生没有标准答案。虽然我们每个人都会向别人请教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什么专业适合我,我该做什么样的工作,和什么样的人交往,和谁结婚,要不要生孩子,怎样兼顾好工作和陪伴家人,如何照顾好老人和小孩,如何面对亲人的离去,如何面对死亡,等等。然而,这些问题对于不同的人来说都会有不同的答案,它们与一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信仰密切相关。我们只能为自己的人生负全责。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们就不会想要去逃避问题了。虽然有时候还是会被困难吓倒,会感到沮丧,甚至会想要骂街,但也只是一时的情绪释放而已。过后还是得振作起来往前看,然后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去解决。困难和痛苦都是我们人生的一部分。我是个非常尊重物理定律的人,我相信每件事情都有其发生的概率。既然发生了,那就只能去面对现实,而且我们其实也获得了一个新的看问题的角度。假如是件好事,那说明我们运气比较好,并且至少做对了一些事情,那么我们就应该重复那些事情。假如是件不好的事,那我们也一定能从中得到一些教训。人生本来就是这样,我们不停地去遭遇,加上各种随机事件的影响,我们学到了一些知识,从行动中获得反馈,然后通过正向的激励不断强化自己的认知,同时慢慢改正阻碍自己发展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一点点地去认识这个世界和我们自己。在这段旅途当中,会发生什么都是有可能的,而正是这未知才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有意思,也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勇敢地去探索自己的人生道路,不要太早迈入循规蹈矩的生活。不过,好消息是,人类社会自始至终都是这样发展过来的。年轻人天生爱探索和冒险,这是他们的天性。即使短期内被抑制了,总有一天他们的激情和创意会被释放出来。我们这个世界,过去以及未来,会继续像现在这样被这群人改写下去。

6 月 15 日 - 屏蔽噪音以及与人交谈

最近观察到自己的心态产生了一些变化。过去我老是觉得自己总是一个人玩,有点孤僻,可能是个奇怪的人。但是,现在逐渐意识到,这其实就是我最真实、最自然的状态。有趣的是,当我接受这样的状态并且不再寻求去改变它的时候,我反而越发能享受生活了。无论是去做一些自己以前没做过或者不太会做的事,比如去公园散步,还是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我的心态好像变得更加平和了。是的,这个世界上有非常多好玩的事情正在发生,但是能不能参与其中对于我来说好像不那么重要了。没必要对每件事都形成自己的观点,而且大多数事情也都不值得花费你的注意力。我们说到底还是要和自己以及自己身边的人相处,所以,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技能是学会屏蔽无用的信息。当然,我也能理解,有时候我们会有一种想要获得所有人类体验的贪婪。然而,我们需要分辨什么才是真正的「体验」。有的时候一个视频好像能让你获得某种体验,然而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视觉只是最基础的感观,只有身临其境,只有在真正参与其中之后,你才能体会到其中细微的差别。如果有可能的话,尽可能去寻求真实的体验,而不仅仅只是观看。另外一种非常重要的获得新体验的方式是,通过和有过亲身经历的人交谈,包括那些我们不认识或者不太熟的人。你永远不知道他人身上有哪些你从来没听说过的有趣的故事。只要你拥有好奇,保持尊重和善意,你就能从他人身上挖掘出许许多多有意思的事情,并且学到很多知识。这也是丰富我们人生的重要途径。

6 月 16 日 - 不要怕犯错,勇敢说 Yes

意识到自己身上怯懦的一大来源是害怕自己会犯错。因为在我过去的认知中,犯错是非常丢脸的,你犯下的错不仅会给别人带去很多麻烦,也会让你和你的家人蒙羞。因此,任何形式的犯错都是一件让人难堪的事。我以前总是不愿意去尝试新事物,就是因为不想暴露自己的无知,给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或者让他人失望。但其实犯错也是成长的一部分,假如你从不犯错,说明你并没有在成长。我们都需要一点点拓展自己的能力边界,而每次尝试挑战自己的能力边界的时候,往往很容易会犯下错误。但只要我们每次都能从错误中得到教训,并且能不断纠正自己的错误,我们就会一点点做得越来越好,能力也会慢慢变强。其实,人生中除了一些最基本的错误不能犯,比如去做一些违法犯罪、挑战道德底线的事情,其它的大多数错误都有修复的可能性。哪怕是选错了结婚对象这种会严重影响一个人的财务状况、生活质量的错误,也照样可以通过离婚、走司法程序等手段来挽回错误,尽管这会花费我们好多年的时间才能慢慢恢复。所以,我觉得我需要经常提醒自己,不要怕犯错,增强说 Yes 的能力。人生本来就是一种体验,为了获得更丰富的人生体验,你必须去尝试自己没做过的事,去犯错,去受伤,去挑战自己的能力边界。不要过于保守,精彩的人生来自于在机会来临的时候勇敢说 YES。

6 月 17 日 - 模拟真实的世界有多难

晚上洗澡的时候想到一个有趣的问题,以现有的技术是否有可能模拟出一个和真实世界相差不多的虚拟世界?目前我们在图形成像方面已经可以做得非常好了,前段时间看到有公司利用 AI 辅助技术实时生成人脸模型,已经与真人的差距很小了。我觉得真正困难的地方在于,在虚拟世界中把现实世界中的所有物理法则全都实现一遍。这几乎是个不可能的任务。现实世界中有天体运动,有重力,有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生物以及化学反应。再加上人类目前的所知也是有限的,现实世界中的很多科学细节我们都还没有完全搞明白,又怎么能在虚拟世界中去实现它们呢?比如黑洞内部的世界,我们有的只是一些理论计算,但是却没有任何真实的数据用于建立模型,因此也就不可能预测某些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所以,即使我们能实现这样的世界,估计也只能限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比如在某个特定的场景中,其中所有的物体都有其固定的性质,并且针对现实世界中的物理法则为其建立起对应的运算引擎,而如果遇到了无法处理的数据(异常)则直接以退出程序(中断显示)作为结果,这样大致就能模拟出一个接近真实的虚拟世界了。但是,这样的世界有什么样的意义呢?我觉得最大的意义在于提醒我们,人类现有的科技其实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我们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6 月 18 日 - 每件产品都有其故事

早上又睡了一次懒觉,明明已经睡醒了但却不想起来,不停地刷手机,刷网购 app,不过好在并不会立马下单,因为我已经养成了先加入愿望清单等过一段时间再下单的习惯,尤其是一些电子产品。好处是我现在基本不会冲动消费了,坏处是常常会花时间去比较各种产品的优劣。但是,这些用于对比的时间很有可能是无效的浪费,因为过一段时间比如一年左右,这些产品就完成了一次更新换代,于是你又得去重新对比。不过,有时候也会觉得这些时间花得还是有意义的吧,毕竟假如你不去深入了解就不知道一款产品的核心特性是由哪些方面决定的。从设计到材料到加工再到制作,其实每个环节都有好有坏,因此也就造成了产品价格的高低。消费者消费的只是最终的产品,但是,这其中的每个环节都涉及到大量你不曾注意到的知识,只有从事该行业的人才能明白其中细微的差别会对最终的产品造成怎样的影响。因此,我觉得这也是一种了解其他行业、开阔眼界的手段。大多数我们日常生活中看似普通的产品,其实都耗费了无数人大量的心血才能最终呈现在我们面前。不仅仅是科技行业如此,其它一些看似无甚科技含量的行业,也是如此。比如最近在接触家居软装方面的知识,发现这行也是水很深,因此必须多花时间了解相关知识才能避免被坑。我也慢慢意识到,其实生活中的每件事都可以作为一种学习、扩充自己知识库的手段,前提是你有足够的好奇心。

6 月 19 日 - To Be Wholesome

最近经常看到一个词叫 Wholesome,用于形容一个人有风度、有同情心,真诚、友善、严谨,做事靠谱且值得信任。我觉得其实就和中文中的「君子」差不多是一个意思。我觉得成为这样的人也不难,只不过是从最基本的事情做起,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尽到自己的本分。比如,如果你是学生,那你的主业就是好好学习,提高成绩,如果还有余力那就去帮助其他同学,以及帮助家人、老师分担一部分责任,比如做一些家务和管理班级事务。如果你已经毕业工作,那就把自己的业务能力提高,做事认真负责,保证工作质量和效率,同时也和同事、上司或客户搞好关系。如果你已经成家,那就把自己的家人照顾好,让他们过得安心舒适,并且尽量多花时间陪伴家人,营造出一个和谐、有爱、幸福的家庭氛围。这些说到底其实就是负责任三个字。假如每个人都能做到这样要求自己,那么我们这个社会很多负面的现象都会消失。首先,你要建立起「我要为自己的人生负全责」的意识,这样一来,你就不会再去抱怨环境如何不公,而是变成一个遇事积极主动的人。我的人生过成什么样只能由我自己来决定;我所面对的困难只能由我自己去解决,没有人能帮我解决所有的问题;我必须面对真实的人生,去熬过那些无法逃避的痛苦时刻。一旦树立起了这样的信心,人生就没有什么困难是真正能够难倒你的了,你也会变得更加自律和勤奋。因为你知道,为了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就必须放弃那一部分舒适,而这种不舒服最终为你带来的幸福和安宁感,是所有廉价的、一时的快感所无法比拟的。为了长久的幸福,你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学会使用长线思维。这是每一个想要拥有一个富足心灵、人生充实有意义的人都必须要走的路。

6 月 20 日 - 和人相处时的心态

聊聊和人相处时的心态吧。话说我一个人独处的时间也算是足够久了,加上工作环境也是一个人,基本上不存在需要被迫和陌生人长时间共处一室的情况,但我还是觉得和人相处时的心态真的挺重要的,它能反映出一个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首先,我觉得一个人最需要意识到的一点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无论你是位高权重还是只是平民百姓,我们都是一样平等的人类,没有谁高于谁这一说。也许我们所受到的教育水平以及生活水平不同,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共享所有人类共通的情感,包括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感受到快乐、伤心等种种情绪,成为他人眼中有用的人,等等。因此,从本质上来说,我们身上相同的部分远大于不同的部分,尽管我们无法忽视不同人之间的巨大差距这一事实。拥有这一基本认识之后,我们才能开始谈论心态问题。首先,面对比自己强的人,要做到不卑不亢。学会看到对方的长处,虚心请教,也不要为了追求平等而故意和对方唱反调,反而显得自己很没有风度。同时,也要意识到,哪怕对方再怎么厉害,总归也有自己的弱点,因此,不要把对方说的一切都奉为真理,仔细分辨对方言行背后的逻辑,看看到底有没有道理,也就是要学会公正地评判一个人。然后是面对比自己弱的人,最重要的一点是保持平等的姿态,不要以为自己某些方面比对方强一点,知道得好像比对方稍微多一点,就可以凌驾于对方之上:一切以自己为中心,永远自诩正确,他人是等待被教化的对象,等等。相反,你应该多向对方发问,多给对方表达的机会,大多数时候,你会惊讶于原来对方知道那么多你不知道的东西。做到这些才是一个人能够保持成长的最根本原因。

6 月 21 日 - 对比过去,拥抱不适感

偶尔会停下来对比现在以及过去十年的生活,比如会想起以前挺常见但是现在却逐渐开始在生活中消失的事物,还有一些此刻自己已经离不开但是过去却并不存在的东西,然后就会意识到,这一切是多么值得感恩。虽然我认为人总是应该往前看,但是每当感到自己越来越习惯于眼前的舒适,甚至变得有些依赖它们的时候,就会在心里提醒自己:不要把这一切都当做是理所当然的。斯多葛中的重要部分之一,也是要主动去为自己制造一些不舒服,这是一种有益我们身心的做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对困顿的熟悉感,而当真正的苦难来临的时候(有时是肉体上的,有时是心灵上的),我们才能保持住平衡,不至于在困难面前彻底屈服。

6 月 22 日 - 真实的世界以及最关键的问题

我觉得另一件需要常常提醒自己的事是,不要以你眼中的世界为标准,你所看到的只是这个世界中的很小很小一部分,真实的世界往往比你看到的更加复杂。因此,要多多反省自己的生活。虽然有时候看到那些过着更丰富多彩的生活的人,内心也会生出羡慕,但是,我知道每个人所拥有的天生环境不同,因此也没必要去强行对比。我真的是个特别幸运的人,我也非常感恩能够拥有此刻的生活。最关键的问题在于,你到底想要如何度过自己的人生?你想要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中?你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去获得更加丰富的人生经历?你是否能够在尽到自己责任的同时,去找到生命的意义、去为他人创造出有用的东西呢?

6 月 23 日 - 另一面的我

每次回家和家人相处的时候,我的心里总会产生一种自我剥离感,感觉自己好像在扮演另外一个角色。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已经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因此和家人们在一起反而让我感到有些不适应。我知道和他们在一起时的我也还是我,只不过是我身上的另一面,孩子的一面,永远是一个等待被照顾的对象——尽管事实是我已经快要 30 岁了——而且我也不想要被照顾。我知道他们很爱我,我也很爱他们。但是,我还是无法接受或者喜欢上这样的自己。有时候在想,我们为什么要花时间和家人相处呢?除了亲情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需要彼此。在我们还小的时候,我们需要父母多一些;等到我们长大了,他们需要我们多一些,而且这种需要更多是情感上的。也许等到他们真的年纪大了,才会需要一些更加实际的帮助,不过,我想到时候很有可能也是请别人来照顾他们的时间会更多一些。另一个观察到的有意思的现象是,我发现自己还挺喜欢小孩的,抱着只有几个月大的宝宝,虽然知道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它还不能算得上是「人」,更像是一只小动物,但奇怪的是,我的心却完全被这只小动物俘获了。这可能是所有哺乳动物都有的内在天性吧。未来我会成为父亲吗?也许吧。不过,一想到哺育人类幼崽所需要花费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就觉得还是算了吧。对于此刻的我来说,自由最宝贵。

6 月 24 日 - 探索家乡的风景

下午和老姐一家回杭州,路上不怎么想说话,耳机里放着歌,看着窗外的风景发呆。今天是阴天,偶尔有一阵雨点飘过,远处的天空中堆积着层层叠叠的云。路过很多村庄,看着笔直的小路从主干道分叉出去,路两边参差不齐地点缀着一座座农家宅院,路的尽头一直向远处延伸,直到与山峦和乡村建筑融合在了一起。我心里突然出现了想要在这些村庄里漫游骑行的想法。想到周围被田地包围,感受一个人慢慢骑行在这样的乡间小道上的感觉,好像也挺有趣的。看了下地图,附近似乎有不少景点古迹,以后也许真的可以来这边逛逛。突然意识到,其实我们周围的世界一直都在变化,包括我们的家乡,我们总是以为家乡似乎没什么可逛的,毕竟只是农村,变化不可能像城市那么快,但其实现在农村的面貌也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很多地方开发成了适合旅游的景点,我已经不止一次从新闻上听到自己家乡的名字了。而正是因为近在咫尺,所以就觉得没什么好探索的,这是大多数人都容易犯的错误。去过很多地方,但是却对自己的家乡所知不多,或者仅仅停留在过去的印象,这样的人可能不在少数。我不想要成为这样的人,所以,有空还是多出门逛逛吧。

6 月 25 日 - 假如知道自己何时死去

看了一个采访路人的视频,主要是生命和死亡相关的一些问题。假如我们知道自己不久后即将死去,我们还会继续做自己此刻正在做的事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答案应该是否定的。我们每个人都会发出自己花了太多时间在工作上的感慨,觉得不应该只专注于赚钱,而应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对自己来说更有意义以及更能让自己感受到快乐的事情上,比如陪伴家人好友以及去旅行。但问题是,我们无法预知自己何时会离开这个世界。也许我们能无病无灾地活到八九十岁,但也有可能会发生意外。假如你总是不停地在为未来做规划,总是牺牲眼下的生活而延迟去做那些自己真正想做但却没有去做的事,当意外发生时,你会懊悔莫及。但是,假如一个人完全不做规划,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那很有可能在意外发生之前就陷入了工作、财务、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危机中。所以,关键在于如何保持好平衡,让自己此刻过的生活与自己理想中的生活越接近越好。最差的情况是,我们每天都必须花大量时间做自己不想做的事,以获得过自己想要过的生活所需要的金钱、物质和时间。而最好的情况是,我们每天做的正是自己喜欢且能让自己感到有意义、感到充实和快乐的事,与此同时,也能获得满足自己日常生活所需的金钱和物质。此刻的我也还在探索中,我希望未来的自己能够花更多时间在阅读和写作上。我希望我参与的产品能够获得成功。我知道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因此,我也希望自己能更有耐心。每天进步一点点。

6 月 26 日 - 按你想的去生活

看到一个视频博主讲述自己从大城市回到小城市后,转变为更喜欢小城市生活的心理过程,再一次意识到,其实我们的喜好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被环境所限。比如,假如我一直没有离开家乡,我的生活方式可能会和现在完全不同。我可能不会喜欢上滑板和轮滑,也不会喜欢上电影,因为我是在大学期间喜欢上看电影和美剧的,而喜欢上的原因是那时身边没有太多其他的娱乐方式。同样的,某个人会喜欢上徒步或者攀岩,是因为他生活在一个风景秀美或者有群山环绕的地方;另一个人喜欢冲浪和潜水,往往也是因为他住的地方离海边不远。由此又联想到家庭环境对人的影响。好像又有点陷入宿命论的调调了。不过,虽然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但是我们多少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主动权的,比如在生活习惯上。另外,再加上现代科技的帮助,我们其实有很多种方式摆脱这种来自环境的限制。最为关键的一点是,一个人得有足够的意识去打破这种限制,去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我们的人生最终是被个人的观念以及行动所塑造的,而这两者又会互相强化。为了能够按照自己想的那样去生活,我们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但这努力也是值得的,因为这比最终被迫按照你生活的那样去想,要好的多。

6 月 27 日 - 焦虑和躺平的终极解法

虽然我在碎碎念中重复过无数次关于我们这代人的幸运,但是不得不承认,我们面对的很多挑战的确是过去几代人都不曾面对过的,比如同侪压力。一个人想要生存下来其实并不难,但是难的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我们常常要被迫过一种比来比去的生活,财富、地位、外貌、学识等等。因此,好像每个人都活得挺累的。也正因如此,最近几年才越来越流行「躺平」了。但是,其实只要我们还活着,就无法真正做到完全躺平。因为,无论如何,你还是得去生活,而生活总会逼着你去面对那些无法逃避的或尴尬或难堪的时刻。我觉得唯一可以缓解这种现状的做法是,尽可能少地接触互联网,少去关注那些外在的比较,因为这样可以避免很多容易引起焦虑的信息源。其次是多关注自己的内心,多问问自己,我到底要用什么样的标准去衡量自己的人生?我该如何在追求外在成功和获得内心安宁之间保持好平衡?我此刻所知道的,只是养成更多的好习惯。在思考自己的目标和提升工作技能水平之外,尽量留出时间用于阅读、运动以及建立个人关系网。无论如何,我们还是得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中感受到幸福,而这并不会要求我们必须达到某种程度的物质条件之后才能做到。关键还是在于一个人的心态,以及对生命、人生和生活所具有的态度。

6 月 28 日 - 沟通中的真诚与建立信任

越来越觉得,其实爱一个人也是讲究方法的,包括与家人之间。有的时候我们明明很关心对方,但是由于表达方式以及长期相处过程中忽视了建立信任的过程,导致我们的表达往往传递不到对方的心里。一个明显的例子是身边一些家长对刚刚成年不久的孩子的态度。他们很爱自己的孩子,孩子也需要从过来人那里得到一些意见和指导,但是孩子却并不愿意直接与父母沟通,而是只能通过家族中的其他人间接传递一些讯息。想起来还是蛮伤感的。但是,我觉得这也不能完全把责任归咎于某一方。人与人的关系是这个世界上最简单,也是最复杂的关系。有的时候,我们可以和陌生人把酒言欢,却不愿意和家人坐在一起好好聊会儿天。有的时候,我们为了得到他人的喜欢,能够做到口若悬河、好话说尽,但当看到家人为我们做了最无私的事情之后却什么也说不出来。人真的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生物。不过,在看了无数教人如何沟通的方法和技巧之后,我还是觉得真诚始终是最好的打动人的方法。搞清楚自己的目标,一次只表达一个观点。当你能够做到足够直白、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之后,这才算是第一步。很多时候,我们得不到想要的答案或者回应,往往是因为我们连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的需求,因此会在谈话中夹杂了太多的目的,给人一种动机不纯的感觉,所以也就难以被对方完全信任。

6 月 29 日 - 《我爱你》影评

晚上去看了最近上映的中国版《我爱你》,虽然不像韩版那么催泪,但是过去这么多年,即使我的阅历增加了不少,也还是会被这部片子感动到。谁说年纪大了就不能再谈爱了?观察剧中几位老人的生命轨迹,几乎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即使老到得了奥茨海默综合征,人也还是会被爱情牵绊着。像常为戒这样的老人的确罕见,即使已经到了退休带孙子的阶段了,也还是敢大胆表达、追求爱,这样的人也许会一生过得辛劳,但终究还是幸福的。李慧如也是个勤劳但不被命运眷顾的人,而且这样的人的性格一般都比较倔强要强,哪怕吃再多苦也要争一口气。这样的人其实只有遇到自己的同类才能变得「软」下来,而常为戒就是这样的人。山哥和欣姐则是片中最让人心疼的一对老人,他们代表的是那些对子女慈爱有加,夫妻间相濡以沫、能够彼此扶持到老的那种可以抵达钻石婚的老人。虽然生活一直过得非常艰辛,他们也一起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磨难,但命运最终却并没有善待他们。我觉得这就是大多数中国老一辈人的爱情吧。不过,他们至少拥有彼此。另外一条让人唏嘘的暗线是仇老师和谢校长的爱情,我觉得这是所有人都应该避免的一种爱情。看似凄美,但是没有人会想要这样的爱情,这是最为典型的悲剧式爱情,两个人明明彼此相爱却一生都无法在一起。不过,这可能也与他们所处的时代有关系吧。

6 月 30 日 - 真相来自于质疑

每个人都有自我服务的倾向,关键是你能否识别出这样的时刻。同样一个场景,不同的人出于各自的立场以及为了追求个人利益,往往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有的时候只有身为局外人,才能观察到这种明显的差别,当你自己也参与其中的时候,你往往也会犯同样的错误。每个人当然都有权利维护自身的利益,但是我们是不是应该拥有某种稳定的立场呢?为了实现当下的某种目的而不停地摇摆、更换自己的立场,这样子的做法,对我来说其实挺撕裂的,而且也不利于形成一个稳定的人格。不过,也有可能是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我们免不了要去参考外界的想法和意见,既然我身边大部分人都持相同的看法,那我也应该跟随他们。但是,当你换了一个环境,群体的看法发生了变化,于是你也再次改变自己的想法去迎合其他人。人都有盲从的倾向,这也是为什么保持独立思考很难。形成自己稳定的人格,三观稳固,做到这点其实很不容易。我们必须在内心不断 challenge 自己,我为什么要像现在这样思考?这种说法经得起推敲吗?离开了特定的环境,结论是否还能成立?是否与我的自身经历相符?我的某一段经历是否足够证明某种观点的正确或错误?当你能够学会去不断质疑,从全局的角度来看待某个问题的时候,也许才能触碰到一点点真相的影子。没有人能够看到真实的情况到底是怎样,每个人其实都只是从自身的角度,看到离自己比较近的那部分「真相」而已。